一、常用命令

wangzhaoyang 发布于 21 天前 55 次阅读 网络工程中的Linux系统 无~ 1892 字


一、命令的语法和帮助

命令        选项       参数

[root@zbxtable ~]# passwd --help
Usage: passwd [OPTION...] <accountName>

 选项和参数在某些命令中是可以省略:但是命令是不能省略

如果需要一次执行多条命令,则使用分号;来分隔多条命令

命令的格式
命令和选项之间使用空格分隔
命令和参数之间使用空格分隔
选项和参数之间使用空格分隔
选项和选项之间使用空格分隔
参数和参数之间使用空格分隔
项与项之间使用空格分隔

查询命令的功能

whatis  
[root@zbxtable ~]# whatis  ls
ls (1)               - list directory contents
ls (1p)              - list directory contents
[root@zbxtable ~]# 

ls是在man 中出现的标题;(1)表示该内容记录在 man 这本书的第一章节


如果是新装的系统第一次使用 whatis 来进行查询,则需要使用 mandb生成索引缓存

man

#man存储位置
/usr/share/man

info

# 额外的帮助手册
[root@zbxtable ~]# info ls

查产品文档

产品文档的释放目录:/usr/share/doc

二、 常用命令

LINUX常用操作命令和命令行编辑快捷键终端快捷键:

切换到命令行开始

Ctrl + a/Home

切换到命令行末尾

Ctrl + e/End

清除屏幕内容,效果等同于 clear

Ctrl + l

清除剪切光标之前的内容

Ctrl + u

剪切清除光标之后的内容

Ctrl + k 

粘贴刚才所删除的字符

Ctrl + y 

在历史命令中查找 (这个非常好用,输入关键字就调出以前的命令了)

Ctrl + r

终止命令

Ctrl + o 

重复执行命令

Ctrl + c

退出 shell,logout

Ctrl + d 

转入后台运行,但在当前用户退出后就会终止

Ctrl + z

颠倒光标所在处及其之前的字符位置,并将光标移动到下一个字符

Ctrl + t 

交换当前与以前单词的位置

Alt + t

剪切光标之后的词

Alt + d 

剪切光标所在处之前的一个词(以空格、标点等为分隔符)

Ctrl+w

按住 Ctrl 的同时再先后按 x 和 u,撤销刚才的操作

Ctrl+(x u)

锁住终端

Ctrl+s 

解锁终端

Ctrl+q

重复执行最后一条命令 history 显示你所有执行过的编号+历史命令。这个可以配合!编辑来执行某某命令

!!

显示系统最近的一条参数

!$ 

最后这个比较有用,比如我先用

 cat /etc/sysconfig/network-scripts/ifconfig-eth0

然后我想用 vim 编辑。

一般的做法是先用↑ 显示最后一条命令,然后用 Home 移动到命令最前,删除 cat,然后再输入 vim 命令。其实完全可以用 vim !$来代替。

gnome快捷键

类似 Windows 下的 Win 键,在 GNOME 中打开"应用程序"菜单(Applications)

Alt + F1

类似 Windows 下的 Win + R 组合键,在 GNOME 中运行应用程序

Alt + F2

类似 Windows 下的 Win + D 组合键,显示桌面

Ctrl + Alt + D

锁定桌面并启动屏幕保护程序

Ctrl + Alt + L 

同 Windows 下的 Alt + Tab 组合键,在不同程序窗口间切换 PrintScreen 全屏抓图

Alt + Tab

当前窗口抓图

Alt + PrintScreen

在不同工作台间切换

Ctrl + Alt + → / ← 

移动当前窗口到不同工作台

Ctrl + Alt + Shift + → / ← 

终端 N 或模拟终端 N(n 和 N 为数字 1-6)

Ctrl+Alt+Fn 

返回桌面窗口操作快捷键

Ctrl+Alt+F7 

关闭窗口

Alt + F4 

取消最大化窗口 (恢复窗口原来的大小)

Alt + F5 

移动窗口 (注: 在窗口最大化的状态下无效)

Alt + F7

改变窗口大小 (注: 在窗口最大化的状态下无效)

Alt + F8

最小化窗口

Alt + F9 

最大化窗口

Alt + F10 

打开窗口的控制菜单 (点击窗口左上角图标出现的菜单)文件浏览器

Alt + 空格键

新建窗口

Ctrl+N 

关闭所有文件浏览器

Ctrl + Shift + W 

改变文件夹视图查看方式,图标视图/列表视图

Ctrl + 1/2

后退/前进

Alt + → / ←

移动到父文件夹/选择的文件夹

Alt + ↑/↓ 

直接移动到主文件夹

Alt + Home

开关显示隐藏 Nautilus 侧边栏

F9 

显示隐藏文件(切换键)

Ctrl+H

新建文件夹, 很有用

Shift+Ctrl+N 

查看选择文件/文件夹的属性,代替单击右键选择属性

Alt + Enter 

上一个标签

Ctrl+Page Up 

下一个标签

Ctrl+Page Down 

切换到第 N 个标签(N 为数字)

Alt+N 

关机和重启命令

Shutdown

Reboot Halt poweroff

grep和管道符

问题:找出文件夹下包含 “aaa” 同时不包含 “bbb”的文件,然后把他们重新生成一下。要求只能用一行命令。这个问题对我来说就有点难度,我只是大概知道查找文件用 grep ,其他的就不知道了。不过没关系,用 Google ,查找到 grep 的完整用法:

1、 显示所有包含 boss 的文件名。

grep -l ‘boss’ *

2、 在匹配行之前加行号。

grep -n ‘boss’ file

3、 grep -i ‘boss’ file 显示匹配行,boss 不区分大小写。

grep -i ‘boss’ file

4、 显示所有不匹配行。

grep -v ‘boss’ file

5、 找到匹配行,但不显示,但可以检查 grep 的退出状态。(0 为匹配成功) 6、grep -c ‘boss’ file 只显示匹配行数(包括 0)。

grep -q ‘boss’ file

7、 grep “$boss” file 扩展变量 boss 的值再执行命令。

grep “$boss” file

8、 ps -ef|grep “^*user1″ 搜索 user1 的命令,即使它前面有零个或多个空格。

ps -ef|grep “^*user1″

9、 查找多个字符串的匹配(grep -E 相当于 egrep)

ps -e|grep -E ‘grant_server|commsvr|tcpsvr|dainfo’

了解了 grep 的参数之后,问题就解决了一半了,因为可以搜索出符合条件的文件了。不过光有 grep 还是不行,因为要把搜索出来的文件名作为参数传给 generate 命令。OK,接下来该管道符出场了。

即使是像我这样对 Linux 只是有一点了解的人也经常用到管道符,比如“|”,示例:

ls -a | more 

但是对于管道符的具体意义和它做了什么我就不知道了,没关系,Google 一下,找到一些资料:利用 Linux 所提供的管道符“|”将两个命令隔开,管道符左边命令的输出就会作为管道符右边命令的输入。连续使用管道意味着第一个命令的输出会作为第二个命令的输入,第二个命令的输出又会作为第三个命令的输入,依此类推。

所以查找的时候可以这样写:

grep -rl “aaa” * | grep -v “bbb”

这样右边的命令就可以从前面的结果中筛选了。然后还有 generate 命令,因为生成文件的命令格式是这样的:

generate 文件名

不过如果直接使用的话会出错,因为命令会从左向右执行,这条命令就会把 grep 作为一个文件名来看待。怎么办呢?这个时候就要使用 · (键盘上数字键 1 旁边的那个符号,和“~”在一个按键上)来做命令替换了,用 · 把后面的 grep 命令包起来就好了,这样:

generate grep -rl “aaa” * | grep -v “bbb”
generate ·grep -rl “aaa” * | grep -v “bbb”

然后就搞定了。

[ rootahost1 ~]# systemctl  enable  — now cockpit.socket